尊敬的老師、親愛的同學(xué)們:
大家早上好!我是來自高二二班的王毓彰。今天,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:讓青春在奉獻中閃光。
每年的三月五日,是我們緬懷雷鋒同志、傳承雷鋒精神的重要日子。1963年8月15日,雷鋒同志在遼寧撫順因公殉職,年僅22歲。雖然他的生命短暫,但他卻用短暫的一生詮釋了“偉大出自平凡”的真諦。從農(nóng)民到工人,從士兵到輔導(dǎo)員,每一個角色他都全力以赴,無懼時間的考驗。在寒冷的冬日,他為丟失車票的婦女購票,為淋雨的孩童披上衣服,用自己的積蓄支援災(zāi)區(qū)。雷鋒同志曾說:“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但為人民服務(wù)是無限的。”正是這種對“有限”與“無限”的深刻理解,讓他的生命綻放出永恒的光芒。
如今,雷鋒同志已經(jīng)離開我們六十多年,但他的精神卻如同春風(fēng)一般,穿越時空,溫暖著一代又一代國人的心靈。雷鋒精神是什么?有人說,它是“一滴水”的奉獻,滋潤土地,匯聚成海;有人說,它是“一顆釘”的鉆研,扎根平凡崗位,追求極致價值;還有人說,它是“一縷陽光”的溫暖,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,傳遞希望與善意。
雷鋒同志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們:偉大并非遙不可及,它往往寓于身邊的每一件小事中——或許是在走廊、樓梯間,彎腰拾起一片紙屑;或許是在家中,以一杯熱茶慰藉辛勞的父母;或許是在教室、宿舍,主動伸出援手,讓學(xué)習(xí)之旅充滿溫情;更或許,是胸懷家國,以實際行動踐行“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(wù)之中去”的莊嚴(yán)承諾。
今日之中國,高樓林立,科技騰飛,物質(zhì)生活極大豐富,但雷鋒精神依然熠熠生輝。它體現(xiàn)在社區(qū)里,主動分類垃圾、關(guān)愛孤寡、投身志愿服務(wù);它活躍在網(wǎng)絡(luò)上,以理性之聲弘揚正能量,抵制負(fù)面信息;它凝聚在災(zāi)難面前,萬眾一心、共克時艱的堅定信念。雷鋒精神不是僵化的教條,而是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溫情;不是空洞的口號,而是代代相傳的精神血脈。
讓我們行動起來,從今天開始,成為“雷鋒式”的新時代青年:心懷大愛,肩扛責(zé)任,腳踏實地。以微笑傳遞友善,以寬容化解紛爭;珍惜光陰,勤勉學(xué)習(xí),為未來蓄力;不因善小而不為,用實際行動點亮周遭的每一份微光。
最后,我想用雷鋒日記中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:“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,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?” 讓我們以雷鋒為榜樣,做一顆有溫度的“種子”,深深扎根于腳下的土地;做一團熾熱的“火苗”,溫暖身邊的人;做一面鮮紅的“旗幟”,引領(lǐng)社會文明的新風(fēng)!愿雷鋒精神在我們的行動中薪火相傳,在新時代的征程上永遠閃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