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航者的故事(三)|哥倫比亞大學教會了我什么?
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3-29     瀏覽次數:35

     

    海本很水成為流量密碼,

    留學貶值論占據熱搜頭條,

    當鍵盤俠們忙著給

    百萬學費貼上智商稅標簽時,

    當偏見試圖用標簽遮蔽世界的復雜時,

    我們決定讓故事回歸真實的主角。

     

    本期故事讓我們走進大橋國際部2023屆畢業(yè)生潘依寧。作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大二在讀的學生,她身處繁華的紐約市,在這座從不缺少傳奇的城市,她同樣不囿于標簽,不懼試錯,在每一次選擇中校準方向,用行動求解無限可能。

    潘依寧

    PANYINING

    【性格關鍵詞】外向、獨立、果斷、堅強、目標感強

    【經歷】申請季當年,錄取卡爾頓學院(Carleton College)數學專業(yè)

    (注:卡爾頓學院是一所全美Top 10 的文理學院,全美本科教育第一)

    大二轉學至哥倫比亞大學(Columbia University)數學系

     

    哥大的24小時

   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

    晨光穿透Butler Library

    (哥大最大的圖書館)的拱形玻璃,

    嶄新的一天揭開面紗。

    上午是數學專業(yè)的課程,本學期潘依寧選擇了常微分方程(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)和分析與優(yōu)化(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)的專業(yè)課程。每節(jié)課是75分鐘的時長,課后常規(guī)會有作業(yè),一學期兩個期中考,一個期末考。

    下午是哥大傳統(tǒng)的核心課程(Core Curriculum)。即便作為數學專業(yè)的學生,潘依寧也依舊需要完成全球核心課程(Global Core)。該課程開設了不同的研究課題供學生選擇,例如有文學寫作方向的,也有歷史文化方向的。這些課程是110分鐘的課堂,上課前需要完成200頁作業(yè)的閱讀,課堂上會有讀后討論,每學期還需要完成兩篇論文,和一次期末考。

    (注:全球核心課程(Global Core)是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門必修課程,旨在幫助學生了解全球化的影響和挑戰(zhàn),以及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。)

    學校通過Core Curriculum的課堂培養(yǎng)我們成為一個有技術、有想法的完整的人,我喜歡在課堂上和經典對話。

       晚餐后,潘依寧會根據自己當天的to-do-list完成個人事宜?;蚴窃趫D書館學習,或是去參加學術研討會,或是約見職業(yè)中心(career center)的老師溝通潤色個人簡歷,又或者是參加一些實習招聘的信息會。

    在哥大,時間密度很特別,當你以為在跨學科奔跑時,實際上是在編織屬于自己的知識拓撲學。

     

    憶往昔

    「高中:堅定海外留學」

    踩著紐約的晨霧與霓虹接縫疾行,

    此時的潘依寧,

    再回憶起從高一到大二的每一步,

    依舊覺得自己在每一個當下

    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。

    海外申請模式(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的策略)比起題海戰(zhàn)術(一考定終生)是更適合我的。我學習,不是為了一次考試,不是為了擠進頂尖名校然后躺平。在大學之后的人生路該怎么走是我思索的問題。

     

    「大一:嘗試轉學申請」

    談起前一段在卡爾頓學院的學習經歷,

    潘依寧顯得留戀不舍。

    我很喜歡卡爾頓。我喜歡學校里的人,同學、教授、職工,我們的距離很近,這是很多大學校都沒有的優(yōu)勢。

    被問及為何申請轉學時,潘依寧透露,我本身很喜歡卡爾頓,想著沖擊一下Top10或者藤校也無妨,所以就嘗試了一下。在進行轉學申請時,我成功邀請到了卡爾頓的教授為我撰寫推薦信,助力了我的申請。

    另外,復盤自己的高中申請季,我還想和學弟學妹們說,選??梢远嗫紤]求職/讀研目標來選擇適宜的大學,不要刻意盯著排名。

     

    「大二:積極尋求實習」

    潘依寧一早便明確了

    本科畢業(yè)就工作的目標。

    為此,

    作為一名大二轉校生,

    她早早研究了哥大金融相關的

    社團和校友網絡。

    在尋覓實習時,校友網絡能給到初步的幫助。我會通過LinkedInsearchfunder這樣的平臺去搜索一些職位,也會根據校友網絡了解到校友的公司,嘗試邀請對方coffee chat拓展自己的社交網絡。

    目前,潘依寧已經積累了兩段私募實習的經歷。

    良好的執(zhí)行力和積極的心態(tài)是求職的關鍵。被拒絕是很正常的,我們要用積極的心態(tài)去消化失敗,繼續(xù)提升自己就有更多可能性。我的這兩份實習的機會也正是自己一次次發(fā)送郵件,參加面試后得到的。

     這兩份實習經歷也讓潘依寧獲得了人脈和技能的積累。實習中結交了不同背景的朋友,同時,實習讓我的知識工具箱里多了一些儲備,我實操了計價模式(valuation model)以及通過多個平臺交易尋源(deal sourcing)的技能。

     

    「未來:優(yōu)秀是最基礎的底色」

    紐約是一座包容性很強的都市,

    多元化的思想在這里碰撞。

    這座城市從不缺履歷光鮮的人,缺的是把不同文化基因寫成競爭力的人。真正的精英,不是靠標簽堆砌神話,而是擁有把每個當下都當作資源的嗅覺,能把多元經歷熔鑄成自己的方法論。

    很慶幸,在不斷打磨自身的過程中,潘依寧正在逐漸成長為這樣的人。哥倫比亞藍是她書寫人生,織就夢想的墨水,愿她終能駛向夢想的彼岸。

     

    寫在最后

    紐約璀璨的霓虹下從不缺光鮮的履歷,

    優(yōu)秀只是最基本的底色。

     

    很欣慰,從大橋國際部出發(fā)的學生正在成長為將文化差異化為養(yǎng)分、將挫敗感轉為燃料的遠航者,將每一段經歷熔鑄成自己的航線圖,在星辰與浪涌之間,定義自己的航向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/文:升學指導辦公室

    編輯:席小靈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學前街校區(qū):學前街38號    菱湖校區(qū):菱湖大道9號(菱湖大道與具區(qū)路交叉路口)    電話: 0510-81896789
    Copyright@2025 無錫市大橋實驗學校 All Rights Reserved  推薦使用IE8以上版本1024×768分辨率瀏覽本站  蘇ICP備08007198號-1